1)第203章楚王负刍_大秦妖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网组织的密报说,楚王负刍有投降大秦的意图,是不是派一个特使进城劝降。”章邯曾经和白凤潜入寿春,拜在负刍门下,这只乌鸦对楚王的性格了如指掌,现在兵临城下,他绝对没有顽抗的心思。

  “不需要。”将闾断然摇头:“负刍投降,正是楚国四大氏族的愿望。”

  “这是为什么。”就连一向聪明的赵平,也是莫名其妙。王翦赞许的看了将闾一眼,这个年幼的大秦王子,洞察力竟然这般深沉。

  “这是因为楚国的现状和山东另外五国截然不同。”将闾说的很详细,这也是培养战将大局观的最好例子,看了一眼同样迷惑不解的李信和王贲:“楚国的贵族都有各自的地盘,都拥有私兵,而且都有野心,这是因为楚国一连丧了二王所致。”

  将闾谈了口气:“考烈王和熊犹,都不是楚国王室正统,而负刍也不是楚国王室滴出,和昭屈景三大氏族的地位完全相同,之所以负刍上位,这是项氏一族和三大氏族妥协的结果。

  如果负刍降秦,这是三大氏族愿意看到的结果,这样他们就可以借抗秦的名义,自立为王,这样一来,楚国处处是山头,就是咱们有四十万大军,也得焦头烂额不可。

  所以,负刍降秦,不管是真是假,咱们都装成不知道,覆灭楚国王室,整个端掉楚国的贵族,才能让这个庞大的国家成为大秦的领土。”

  “末将受教。”几十员大将同时拱手,显然对将闾的分析极为敬服。

  将闾和王翦不同,王翦拥有洞察全局的能力,但是生性木讷,就连和亲生儿子王贲谈话都极少,虽然大战前夕总是征求众将的意见,但最后乾坤独断。

  但是将闾却能够深入浅出的把事情讲明白,把其中的利害关系摆到台面上来,所以王翦用兵是自己紧盯着,将闾却是放羊,不管那个大将,只要明了自己的意图,就尽可放手。

  用将闾的话说,老子是来秦时享福的,不是学那个诸葛之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尽人亡还差不多。

  这一番讲解下来,就连王翦也对将闾佩服不已,大秦战将如云,猛将成群,就连三位上将军,能够向王翦这样洞察全局,通盘考虑国情政情,不是说没有,而是很少。

  这也就是将闾常说的,想王翦和尉聊这样战略家,充满智慧的大将很少,就连蒙武,蒙恬父子,都没有这样的洞察力,所以历史上,扶苏跑到蒙恬军中,蒙恬不能洞察全局,拥立扶苏,反而把自己的一条命搭上了,让大秦帝国的一条顶梁柱轰然倒塌。

  所以将闾在努力改变这种习气,让每一员大将都了解作战的意图,战略目的,从而做出选择,将来自己才不用四处灭火,当一个逍遥的公子。

  但是对于众将来说,却是受益匪浅,小公子说话,总是让人有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