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三章:嘿!谢谢!_民国之铁血少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是天赐良机也不错,总之马占鳌带上了民夫,垒土筑墙,就那样稍微将土拍成矮小的样子,把水往上一浇,立马凝结成冰,那家伙!绝不比精修的城墙防御力差。

  突如其来的三座城差点没把清军吓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立马就有清军将领带人进攻,准备摧毁这几座样子货。

  却没想到这是真货,不只如此,马占鳌调来的弓手居高临下,可算给了清军一个教训。

  先锋官马海晏的指挥艺术,啧啧啧!那叫一个杠,火枪手埋伏在墙下洞里,谁也想不到这几座冰城下面居然还有埋伏。

  等到清军快接近的时候,一阵枪击,倒下一大片,然后城下埋伏的刀手全部冲了出去。

  这一仗算是完美结局,呵呵!记名提督傅先宗当成被击毙,剩下的清军仓皇逃窜。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同年同月十一日,天空扬起大风沙,回族起义军趁机偷袭了清军营地,清兵右路指挥、记名提督徐文秀当成被杀,其余清军死伤无数。

  太子寺一仗正式落幕,但是马占鳌、马海宴二人并不执着于抗清,反而趁机投降。

  这倒是有意思,一仗表明了自己的本事,又主动投降,就算满清不顾大义,也不能杀他们。

  于是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河湟起义以马家当权而告终,当然战果远不止如此。

  满清末年西北最有名的马家军势力由此而来,宁青甘即将迎来新的统治阶级。

  但是事情还没有完结,马家才刚刚发迹,势力并不算庞大,再加上当权者百般防备,升官途径很狭隘。

  武将最好最快的升官方式莫过于战争,可经过他们一搞,西北彻底稳定下来,这难免让人无语

  就是这么巧,也不知道是满清压榨河州有瘾,还是当地人民反抗有瘾,总之光绪21年,河州又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暴动。

  或许这个年份没几个人知道,但是说1895年,就应该很多人知道了,这一年是悲剧的一年。

  甲午中日战争最终失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了,与此同时,日本帝国主义踩着满清的肩膀崛起了。

  不得不说,河州回族人民选了一个好时机,以马永瑞、马永林为首,回、撒拉族又一次结成了同盟,共抗满清。

  话说,这两族真是难兄难弟,什么事都一起,场场暴动,不管是撒拉族领导还是回族领导,总之就是一起的。

  满清正值多事之秋,无力镇压回族起义军,于是事态变得失控,不只是兰州还包括西宁,通通变成了起义军的摇篮。

  马占鳌、马海宴正愁不知道怎么样升官呢!单单是现在这个位置,根本满足不了马家的利益需求。

  正好同胞就给他们送来了机会,于是马家军踩着河州回族人民的尸体踏上了崛起之路。

  为什么说杨增新赶了个好机会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