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6章 求和_复国后榨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牛关前,清水河仍然欢快地向下游流去,河水中的鲜血经过几个漩涡,就再也看不到痕迹了,而岸上的鲜血随着数次小雨全部渗入了地面,也算是小草被人马踩踏后意外得到的一些补偿。

  同心城位于清水河畔,在大武朝强盛时,镇守同心城的大武军为了应付大蕃人进攻,重建了同心城。经过重修的同心城,西墙临水,墙高七八米,另外三面城墙都超过十三四米高,同心城的防守能力得到大大加强。党项人并不注重也不擅长修城,这一百年来,同心城慢慢破旧,在城防上纯粹是吃老本,可是有了大武军打下的良好基础,同心城仍旧易守难攻。

  联军马军和骑军在同心城下会师之后,开始进攻同心城。

  攻城方案很简单:围而不攻,困住同心城,逼走党项军。

  这个方案是由侯云策、王彦超、石虎、王腾骧、郭炯、吴松枥等将共同商议决定的。制定这个攻城方案有两条理由,一是联军接连打了两个硬仗,伤亡颇重,若现在强行攻城,恐怕士气不高;二是党项人和中原人不一样,中原人的主食是粮食,贮藏粮食是中原老百姓的本能,而党项人喜吃肉食,并不喜欢存粮,因此,同心城若没有外界支持,粮食肯定支撑不了多久。粮食一断,同心城则不攻自破。

  侯云策素来不喜欢攻打坚城,重创了党项军主力之后,便当起了甩手掌柜,由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具体指挥攻城。

  第一次攻城之战打响后,侯云策、石虎、王腾骧、郭炯等主将都是一脸轻松地看着攻城之战。

  攻城的大林军是八千步军,七千多骑兵只是作为警戒力量,散布在同心城南、北两面,堵住了城内党项军突围朝南和北的去路,只给其留下一条西去的通道。西去通道也有一支骑兵,这支骑兵的任务堵住西面的援军,却并不阻止同心城党项军西去。

  大林军在东城外架起了四架炮车,从五里外的山上采来石块,不停地向轰击着城墙。这些石块并不能摧毁城墙,可是每一块大石块呼啸着飞向半空,重重地砸在城墙上,都给守城的党项军士心理上造成极大的震憾。

  另一些大林军在不紧不慢地挖土堆山,用来安放联军十多架床弩。床弩的弩箭粗大结实。不过由于床弩射出的力量很大,箭支触地后就会被折断,无法再用。所以联军的弩箭在同心城外的战斗中消耗殆尽。庆州团练副使吴松枥见到联军中备有十多架床弩,就派人到庆州城是调运库存的弩箭,等到土山高过城墙之时,这些床弩就可以居高临下轰击同心城。

  黑雕军将领是第二次见识火药的威力,第一次是在攻打秦州城时。黑雕军把火药埋在了秦州城的城门下,炸开了秦州城门,最终攻破了西蜀军严密防守的秦州城;第二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