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51节 他们干嘛不会飞呢?_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明军的威力让人渐知,哪怕别人激巴图尔说:“你行你上啊。”

  巴图尔会说“人多力量大!”要求两派一起上,他绝不会单。

  白山派好手萨比尔则认为:“明军远来,补给线很长,我们只需要中途截杀他们的补给车队,他们就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不!”黑山派大酋长哈里克是个白胡子老头,但岁数并不算大,才年过半百,可能是未老先衰吧,他摇头道:“不要指望截杀他们的补给车队就能够让他们撤兵,汉人不同于其他部族。”

  见大家的目光都注视在他的身上,哈里克轻轻地道:“汉人得到土地,他们会在新土地上种田!”

  哈里克毕竟见多识广,对汉人有所了解。

  “啊!”他的话如霹雳般落在诸叶尔羌人的心湖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从两场真刀实枪的战斗中表明出汉人的勇武,没得说的。

  不要以为光靠火力,关键是汉人的作战意志顽强,临危不惧。

  如果不敢战,在地峡遇伏,情况危险时早就败了。

  汉人有钱,能战,火力强,还会种地!

  他们干嘛不会飞呢?

  他们是天上下来的吗?怎么会没有翅膀?

  大家明白了:“真要被汉人占了土地,种田为生,完蛋的就是叶尔羌人了。”

  萨比尔勉强道:“我等他们快要收成时,去抢他们的粮食!”

  哈里克嗤之以鼻道:“你得到的是血麦,浸了你的血或者你兄弟的血!”

  萨比尔哑然,想想也是,汉人的火器犀利,隔上百步远就是一枪甩来,杀伤力十足,这是叶尔羌勇士中的射雕手才有的威力。

  可是射雕手稀少,而汉人却是火枪众多。

  这还怎么打!

  据前线哨探的部队(侦察兵)回来报告说,汉狗太狡猾了,他们在山口险要处设伏打冷枪,很多叶尔羌好汉连对方的人影都没见到,就去见了他们的神。

  大明帝国的汉人,也活成了他们东南国的同乡,成为敌人深切痛恨的对象。

  汉人都是混蛋,能派子弹去的地方不会派人上,不喜欢与敌人进行激情四溢的肉搏战,不是好汉!

  话说回来,对上这样的敌人,叶尔羌人挠头了。

  打还是不打?

  白山派大酋长艾则孜说道:“打,肯定要打!”

  此处毕竟是他们地头,尽管明军的冷枪厉害,消灭不少他们的探子,但还是让他们找到了战机。

  ……

  公元17世纪的新疆,并没有乌鲁木齐,即使是乌鲁木齐的前身“迪化”城,也没有出现。

  但明军就在这块注定要闪光的地方驻扎下来,这里在古准噶尔语中为“优美的牧场”,其水草丰茂,是块宝地。

  远在西汉时期,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分布着十余个游牧部落,史称“十三国之地”,西域都护府曾派兵屯田。

  三国时期,车师后国在今乌鲁木齐南郊建淤赖城,为乌鲁木齐第一城。

  后经晋、隋两朝开辟丝绸之路新北道,乌鲁木齐处于新北道要冲之地。

  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辖4县,今乌鲁木齐为轮台城。

  从663年开始,唐朝政府派军至乌鲁木齐河畔屯垦。702年,在庭州设北庭都护府,轮台驻军增加。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轮台、伊吾屯田,禾菽相望”。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在轮台生活过3年,从而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及“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光阴流逝,唐人的踪迹彻底消失在历史中,直到八百多年后,汉人骑兵的铁蹄才再次踏足这片土地。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