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章 隋炀帝的亡国之音!(第二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竟然还能谱得曲吗?那还真是又一次小看了你!——吟来吧!”李隆基斜倚在御座上,对左右笑道:“到时候再配上乐,听听究竟新鲜不新鲜!”

  又一次赌对了李隆基的癖好,陈成心中暗暗佩服自己,可当真的要当即吟出时,他再次犯难——

  他只想到要用唱歌跳舞加吟诗作词的艺术形式,可并没有想好用哪一首啊!

  杜甫这句“宝镜群臣得”,倒是合乎题意了,但已经用过了。

  而且,就算想出来某一首词,对小陈来说——他也不会唱。

  确切地说,后世的人基本都不大知道耳熟能详的《浣溪沙》呀,《念奴娇》呀,《蝶恋花》呀——是怎么唱的。苏轼“明月几时有”是知道的,但那曲是现代人谱的。

  “明月几时有”可压根没提到镜子的事。

  众人看着小陈两只手“叉”来“叉”去,不知他又在玩什么明堂。

  为今之计,硬着头皮也要上了!

  小陈“叉”手八下,在李隆基阶下站定,开口吟道:

  “城上风光——灯影乱,

  城下衢樽人声唤。(钱)

  绿杨烟外暮寒轻,(宋)

  泪眼愁肠先已叹!”(钱)

  小陈念的这几句,分别来自两阙“木兰花”词,钱惟演的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宋祁的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红杏枝头春意闹”。(上面括号后指句子出自哪首词)

  话说读书的时候小陈经常将这两首词背串了,因为真的很像,如第三句,钱词是“绿杨芳草几时休”,宋词是“绿杨烟外晓寒轻”,即便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也可能背错。

  现在刚好,两首上各自取句子,糅杂在一起!意思大概是:五凤楼上面灯影交错,五凤楼下喝酒的百姓们大声呼唤,虽然绿杨烟外的晚间寒气还不重,但流泪的眼睛——

  就在小陈佩服自己的天才,刚念到一半的时候,李林甫便大声呵斥、打断他道:“大胆!今日是圣人千秋之喜,你这又是‘泪’啊,又是‘愁’啊,还有‘叹’——究竟是何险恶居心啊?”

  陈成被暴躁老哥李林甫这一喝,险些吓得伏倒在地,一时不敢这样继续胡改下去——朗诵的时候,分明也见到李隆基的脸色不大好看。

  圣人过寿,听惯了阿谀奉承的好词,听到“泪”“愁肠”这些宋词里最高频率的词语,自然心生不快了!

  总算李隆基忍着没有发作:“接着念完吧!”

  陈成只能告罪一声,心里想:我这已经改得委婉了,要还是原句“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觉成衰晚”“昔年多病厌芳尊”这些,李隆基还不得一刀把自己咔嚓了啊!(当然,人家过生日你写这种不吉利的话,能高兴就奇怪了!简直是找抽!钱词的作者钱惟演写了那首木兰花词后,也是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小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