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章 皇上贵妃,御前装B!(第二更)_开元情诗与剑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成似乎被李隆基问住了,一时间竟不知该怎样作答。

  李相国正等着看好戏——

  李林甫没料到张九龄竟然与自己举荐了同一个人的诗,所以当圣人拿出另一首诗时格外吃惊,暗骂自己这一次失了算。

  而且两首诗的对比上下分明,这要是传出去,他李林甫的才识远不如张九龄的说法算是坐实了,所以他巴不得陈成出点丑!

  最好那首诗是小孩家里的大人提前写好让他背的——李林甫自己就是这么干的,家里十几个孩子都准备了写好的诗。

  陈十一郎对自己诗中的古怪无法说清,就说明张九龄真的年老昏聩,连成年人和小孩写诗的口吻都分不清。

  “圣人果然真知灼见!一眼看穿!小子年少无知,见识浅薄,”陈成踯躅着说,李林甫在一旁微笑看着:果然如此!看来是要坦白了。

  “作诗对小子来说原只是手到擒来之事——”陈成忽然抬起头,直视李隆基:“只是知道圣人千秋节的庆典还有许多令人大开眼界的事物,故意留白,等全部看完后补上!”

  李林甫:“……”

  陈成说着说着,自信的派头渐渐回来了:“就在方才,已经想好余下几句当如何接续——”

  李林甫:“……”

  “哦?”李隆基大感兴趣,敲桌子:“速速说来!”

  陈成叉手行礼,随即站直身子,负手而立,朗声吟道:“

  御气云楼敞,

  含风彩仗高。

  仙人张内乐,

  王母献宫桃。

  罗袜红蕖艳,

  金羁白雪毛——

  舞阶衔寿酒,

  走索背秋毫。

  宝镜群臣得,

  番人万国朝!

  衢樽尽兴饮,

  圣主劳功高!”(注:衢尊,指在通衢大路上设酒,随便行人自饮,被用来形容仁政。)

  杜甫《千秋节有感》共二首,陈成补完了其二那首后,又从第一首中抽了“宝镜群臣得,金吾万国回”“衢尊不重饮,白首独馀哀”这两句,原本都是很丧气的话,但略改几字,押的韵也换掉,又得到四句,总共形成十二句的排律!

  诗中说到了五凤楼的排场,音乐的繁胜,舞美的华丽,会跳舞祝酒的马,走钢丝玩特技的人,圣人向臣下赏赐的千秋镜,番邦万国来朝的盛景,洛阳百姓尽情饮用御赐美酒的欢乐——

  毕竟是篡改的杜甫的大作,千秋节所有的美好景象都被记录在凝练的寥寥数语中了!

  当然,小陈不忘适时在末尾加上一句:“咱大唐今日的太平盛世要感谢谁呀?当然要感谢圣明的君主,他老人家的劳苦功高了!”

  果然——

  李隆基每听一句,均击节赞赏,神采飞扬,左右臣僚也都觉得这乳臭未干的九岁孩童着实不简单!连早慧的会昌郡主都要暗暗赞叹陈十一郎的“才华”,再见他文不加点,思绪敏捷,更加佩服。

  等听完陈成的最后一句“圣主劳功高”,李隆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