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五章 循序渐进缓图之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雨绵绵,使得经历了一场战火的城内更觉凄凉。铅灰色的天空中,阴云密布,雨雾弥漫,水汽朦胧。然而忙碌的人群、热闹到几近喧嚣的场景,却又让人不觉秋风秋雨的苦寒和寂寥。

  或许是生逢乱世,让人更加现实,更为珍惜生命的缘故,成都城内的百姓很快便接受了现实,并在得到救助的粮食之后,迅速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劳动中。

  废墟被人们一点点的清理着,街道上的血迹早已被这场秋雨洗刷的干干净净。那些焦黑的房梁、断裂的柱子,被人们从瓦砾中拖拽出来,堆放到一处。而从城外运来的木料,则整齐的码放成堆,在宽敞的木棚下,在木匠们的斧劈刀砍中,变成一根根檩条。

  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雨声中,有人感慨的说道:“早知道大将军对咱这么好,还打个啥仗?”

  “谁说不是呢?”旁边一个中年汉子接道:“那天夜里,可是让人担惊受怕的不行!”

  他们说起破城那夜的危险和惶恐,说起两军争战时的惨烈厮杀,此时想起,还心有余悸。好在一切都成为过去,他们所图的,不就是在这个乱世中一个安定的生活吗?荆州军严明的军纪,布告中的安民条文以及实打实的,每日发放的口粮,无疑使得他们有理由相信,益州换个牧守,未尝不是件好事。

  清脆的马蹄声中,一名身披蓑衣的骑士,向牧守府纵马疾驰。引得守卫在府邸周围的荆州将士纷纷亮出长枪,然而在看到那名骑士手中高举的红色小旗之后,便立即让出了道路。

  他带来了庞羲的降表。

  庞羲的选择并没有出乎刘琮的判断,以庞羲的实力完全不足以与荆州对抗,更何况刘璋都已经投降,庞羲的归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过对于刘琮来说,庞羲投降之后,并不意味着益州便全部落入了自己的掌控之中。

  关于刘璋的安置,贾诩的建议是将其迁往武陵郡,抑或是零陵郡,总之不能留在益州。在这一点上,王粲和法正也都赞同贾诩的提议。虽然刘琮并不认为刘璋的存在会成为隐患,但这样的安置显然是比较稳妥的。

  然而在益州各地尚未全部归顺的情况下,刘璋及其家眷便只能被软禁在牧守府中,而自己这个雀占鸠巢的家伙,还得好生保护着他。

  毕竟都是鲁恭王之后,说起来可是正儿八经的宗亲。这个身份虽然让刘琮在此次受到不少非议,但同样也因此有所受益。其实刘琮很清楚,所谓大义名分,民心民意有时候不过是那些世家大族用来束缚自己手脚的绳索。在这个以实力为尊的乱世之中,倘若自己真的按照他们所设定的游戏规则去玩,就是有十条命也不够死的。

  和那些满肚子弯弯绕的文官相比,益州的武将们便显得颇为耿直。虽然这些武将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