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九章 平战戡乱养生息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史张昭因一言不慎,被孙权砍伤了肩膀,此事发生在众人议事的大堂之上,自然无法隐瞒。江东军中,因此事而愈发军心涣散。张昭的亲信部曲自然为之愤慨,而紧接着鲁肃率其部众三百余不辞而别,更让人觉得如今孙权已是众叛亲离,大势已去了。

  此事传到阳羡时,朱治起初还有些怀疑,但随后更多的消息证实了此事,使得朱治不得不为之感叹。

  朱治如今已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本是丹杨故鄣人,早年曾担任县吏,后被察举为孝廉,州里辟其为从事,随孙坚到处征战。到了中平五年,被孙坚拜为司马,随军讨伐长沙、零陵、桂阳等三郡的宗帅豪强,立有战功,孙坚表他行都尉。及至初平二年,关东军反董卓,朱治随孙坚大破董卓于阳人,进入洛阳,被表行督军校尉,特许将领步骑,往徐州帮助陶谦讨伐黄巾军。

  后来孙坚战死,朱治便辅助孙策,依附于袁术。也是他劝孙策返回江东自立,并且在建安二年举孙权为孝廉。可以说朱治历事孙氏三代,和虞翻一文一武对吴会士人起了模范作用。故此也深受孙权依仗,被任命为吴郡太守,领兵驻于心腹之地。

  然而朱治与吴地大族关系密切,自身也有一大批部曲亲信,现在这种局势之下,他就不得不为将来考虑了。这段时间顾、陆等世家没少派人来见朱治,所言者,亦不外今后之事。对于朱治来说,他虽然资历高、功劳大,但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江东局势糜烂至此,朱治也知道无力回天,更何况世家大族已经表明了态度,不再支持孙权,那么孙权的败亡就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刘琮会是个明主吗?对于他这个疑问,前来劝说朱治的顾徽,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就现在看来,世家大族也好,军中将领也罢,除了归顺依附于刘琮之外,再无别的选择。

  “这么说,子叹其实也并未得到过任何承诺?”朱治有些疑惑,既然顾徽已经向刘琮表示过支持之意,怎么能不争取到刘琮的许诺呢?无论如何,治理江东是离不开这些世家大族的。

  顾徽微微一笑,说道:“其实这么说,也未尝不可。然而当时徽微服前往,只是表达了诸大姓对其取江东之地乐见其成,并无谈及其他。当然以徽看来,刘镇南志向不止于此,所以今后之事,还要观其言行。至于府君所虑者,或不至成真。”

  他说的顾虑,自然是指朱治担忧归顺刘琮之后,被剥夺兵权,置之不理。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发生,毕竟朱治的身上孙氏的烙印太深,而朱治却不想就此销声匿迹,只做个富家翁便能满足。他的志向和部曲的前途,都系于一身,怎能甘愿交出兵权呢?

  “刘镇南之志,固在天下,治早有所闻。然治也曾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