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5章 功人与功狗_骑砍三国之御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提议,借此次酬功的机会,干脆把天军的封赏也确定下来。

  之前在徐州时,封赏这块,王政原本也让张昭和郭嘉、祢衡三人拟定过一套制度,但更注重或者只局限在军队方面,只是按照军功的大小给以相应的赏赐,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一套完整的封赏制度,更没有明确的典章、公文规定。

  这个提议不仅有理,关键是陆绩能代表江东系站出来提出这个意见,可谓正中王政下怀,不由面露欣然,连连颔首:“公纪所言甚是,那么这个制度当如何拟定?”

  陆绩道:“依臣之见,主公或可参考武帝旧制,稍作改动即可。”

  “怎么说?”

  “依我大汉制度,列侯、关内侯以下,计分四等二十级。八级以下为民爵,八级以上为官爵。凡临战,士卒斩敌首一级,即可赐爵一级。而军官则按照其所属部队的斩首数目,二百人作战,斩敌人首级三十三以上为满功,各级军官亦即可赐爵一级,我大汉本承秦制,秦制封赏,首重军功,方今战乱,正合时宜。”

  “不过四级二十等却稍显过多,不如芟繁从简,昔年武帝便曾化二十级爵位为十一级,以为特授武功爵,专授军功,稍作改动,便可避免僭越嫌疑。”

  汉武帝时,为鼓励将士与匈奴作战,再次重赏军功,推出了十一级的武功爵。这在当时抵御外寇上的确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因为这等制作下易得高爵,又可以买卖,与军功授爵的本意颇有背离,故光武立国后又恢复成了二十等爵制。

  然而东汉的爵位因为只限于将帅,普通的士卒无由问津。即使获得低等的爵位,也无实惠,尤其如今东汉末年,除原本的列侯、关内侯外,又增设许多虚封的侯爵,亦因其不食租,毫无价值,受封者不得实惠,是以将士对此也是兴趣不大。

  后面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便曾专门做过《爵论》抨击东汉的爵位,“古者爵行之时。民赐爵则喜,夺爵则惧,故可以夺赐而法也。今爵事废矣,民不知爵者何也。夺之,民亦不惧;赐之,民亦不喜,是空设文书而无用也。”

  而依陆绩的意思,武帝时的旧政至今已过百年,略微地改头换面,换个名号大可奉行无事,只要不旗帜鲜明地去挑战朝廷的权威,质疑献帝的正朔,相信此时许都的曹操和献帝就算对此不满,也不会选择在此时与王政大兴兵戈,无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王政沉吟未决,先望了眼郭嘉,见他微微颔首,又看向祢衡问道:“正平以为如何?”

  此时的祢衡也对陆绩刮目相看,眼见王政询问,便拱手道:“陆郡守此议,与臣可谓不谋而合,唯在用的过程里,还是那“需要从平”,《商君书》中有言道:‘夫民力尽而爵随之,功立而赏随之,人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