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0章 扼腕_骑砍三国之御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0章扼腕

  昌豨能否说服臧霸,王政心里也没底。

  哪怕当日堂上他提出自家想法后,昌豨一脸自信满满,更是大拍胸脯保证此行必可功成。

  毕竟,相比前者的籍籍无名,后者即便是在王政这样的三国小白而立,也勉强当得起如雷贯耳了。

  在东汉末年的这个时代,以神州为舞台,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除了层出不穷的雄主,名士,猛将之外,其实还有另一类人,虽不曾置身中央,戏份亦是不少,影响更是极大。

  那就是地头蛇一般存在于阴影中的地方豪强。

  而臧霸,便是这类的典型代表。

  要知无论演义乃至相关游戏,影视,在划分汉末的割据势力大抵以州为单位。

  这便导致常常会将一些名目上一致实际却为死对头的划分为同一阵营(代表如郭汜李傕,西凉诸将。)

  而真正的历史上,在三国鼎立之前,甚至是中期之前,大部分割据豪强的势力却都以县为单位。

  因为县这一级的豪强若不配合,郡守就成了摆设,郡一级的豪强不配合,无论刺史抑或州牧便成了摆设,而刺史州牧不配合时,皇帝

  自然也就成了摆设。

  这便是为何琅琊王氏出身的荆州刺史王叡,会被两个手下郡守逼的吞金自杀。

  也是为何发生在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会成为天朝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要知道若按州算,其实彼时的曹操按实力应是胜过袁绍的,因为这会袁绍还只掌握着幽、并、冀三州,而曹操却是坐拥徐州、兖州、豫州、司州不说,连扬州也有部分郡县属于他了。

  可谓西至长安,东至北海,整个神州横跨一截,都是他曹家姓了。

  那么为何最后双方在官渡展开决战时,曹操使出吃奶的劲,却才拼凑出三万人马?

  便是因为这时,无论袁绍还是曹操,其地盘里都存在很多的独立势力,地方豪强。

  而相比袁绍那如光武般的众星拱月,曹操这一边,当时只有汝南太守李通,给与了全力的支持。

  在两方势力大决战时,郡县豪强的支持与不支持,极为重要。

  兵马倒还是其次,关键还在于粮草。

  官渡之战的转折点是乌巢之战,曹操通过夜袭焚毁大量军粮,导致袁绍大军因无粮而自溃,但却不能忽略一点,莫说乌巢之战成败与否,便是晚发起几日,无粮自溃的恐怕便是曹操兵马了。

  而官渡之战结束于十月,是刚刚经历过秋收的十月!

  按道理说,曹操不过三万人马而已,莫说他此时坐拥四州,便是只有四郡,要凑出足养三万人马的粮草,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啊。

  所以,显而易见的,便是在形势最关键时,因为四州里的地方豪强的不支持,不配合,导致大军征调不到军粮,才会让曹操落入这般窘迫,被动的局面。

  臧霸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