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96章最后的选择_扶得起的阿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96章最后的选择

  关羽在过去都能跟潘濬闹翻,要不是潘濬这个人性格实在是随和,不愿意和关羽计较,再有刘备、诸葛亮等人去信安抚潘濬,潘濬应该不是投江东了就是受不了干脆辞职闲赋回家了。

  对于士人,关羽一万个不屑,对于士兵,关羽爱护有加。

  关羽的傲气,是发源于骨子里的,对待士兵这股傲气却能瞬间如春风化雨,让士兵感受到亲切,故而这些士兵愿意为关羽效死命。荆州五万士卒,都是关羽亲自训练出来的,这五万士兵哪怕是放到刘备集团里,也是精锐里的精锐部队了。此番伐江东,别看只是用了荆州一州,其实动用了刘备集团一半的精锐了。

  从关羽之前对待士人的种种劣迹来看,今日登门拜访诸葛瑾,算是给足了诸葛瑾面子了。

  诸葛瑾对关羽的劝降,摇头拒绝:“我不会投降的,还请将军请回吧。”

  关羽抚须疑惑问道:“先生为何拒绝的如此坚决?且不说你与我们早是旧识,只说你与丞相的关系,就算是降了,天下人也无话可说。先生这是在担忧什么?”

  诸葛瑾说道:“正是因为我是诸葛亮的兄长,故而不能投降。”

  “此话怎么讲?”关羽耐着性子问道。

  “因为是孔明是我的弟弟,而我在我的主公离开建业就选择了投降,那么世人会怎么看我?会认为我诸葛瑾只不过是汉中王安插在江东的棋子,而我诸葛亮也会被世人认为是卖主求荣的小人,从而连累孔明的名声,影响诸葛家族的名声。”诸葛瑾沉吟片刻后说道。

  关羽却不认同诸葛瑾的观点,对其道:“兄弟共兴复汉业,这就是美名,世人肯定会认为是佳话的。而先生弃暗投明,也足以让世人津津乐道。”

  诸葛瑾摇头,不在于关羽多言。

  见到诸葛瑾不再言语,知晓他没有说话的兴趣,关羽自然也不会讨没趣,他就是个傲气之人,你诸葛瑾傲气,我关羽还傲气了。

  “既然如此,那就告辞。”关羽起身拱手告辞离去。

  诸葛瑾客气的将关羽送出了门外,回到厅中,儿子诸葛恪道:“父亲,将军来劝降,你为何没有答应?孙氏政权即将覆灭,孙权舍弃了建业,就已经舍弃了江东了,他即将穷途末路了。”

  “连你都知道了吴王即将形同陌路了。天下人又怎么不知道?我在吴王刚刚舍弃了建业就立即投降,我做不到,绕不过去心里的这道坎。”诸葛瑾在自己儿子面前,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诸葛恪很能理解,这不是愚忠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的道德底线的问题。

  如果诸葛瑾选择答应了投降,那就是他自己踏破了自己的底线原则,那未来的诸葛瑾,就不是诸葛瑾了。

  人们常说,立心、立德、立命,这是三国以后的儒家学者总结出来的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