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要约落幕_本港风情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维云秘密执行套牢策略的时候,怡和系的白武士们正疯狂入市,挥动钞票无节制扫荡挂在市场上的四支股票。

  怡和、置地、牛奶公司、文华东方国际的股价全线上扬,从而拉高了怡和策略,这支股票的股价正快速朝着要约价逼近。

  本埠富豪的砸盘已经起不到效果,因为他们每在市场上挂出一手股票,不出一分钟就会被白武士的经纪商们收走,他们备足了弹药,不惜一切代价拉升股价。

  12月25号圣诞节当天,怡策单股价格冲破40块港元大关,较之陈维云发布要约前上涨%。

  这已经是陈维云要约期间的最后几天,他随即宣布延长要约期至1988年1月26号的腊八节,同时跟随白武士加注,把要约价格更改为41块整。

  目前是三方竞价的局面。

  凯瑟克家族已经退出争夺,要约价停在块不动,未来也不会再调整,等半个月后他们的要约期结束,会宣布反收购失败,然后坐看梦工厂与白武士捉对厮杀。

  怡和系的五间上市企业都被编入了恒指成分股,近一周的火热涨幅同时带动了大盘复苏,这对全港股民来讲是大利好的消息,尤其是持股怡和策略的投资人,这支股票的升值幅度如同做火箭一样,或许下周就能涨到50块、60块,最终翻上一倍都有可能,梦工厂与白武士的要约价根本吸引不了他们,也不会有谁接受要约,他们全把各自股票牢牢攥在手里,继续观望怡策的下一轮涨幅。

  “它到底能涨到什么程度呢?”

  这些天,全港报纸的头条都在议论这个问题,怡策股价每上涨一块钱,梦工厂就要追加上亿港币的要约金,收购成本似乎是一个无底洞,收购难度正在不断扩大当中。

  但梦工厂董事会并未出现丝毫的慌乱,他们通过旗下《本港新闻》刊登了ceo霍见宁的独家专访,

  “我们有充足资金应付这场收购,我们收购的初衷也绝非一时投机,我们继续呼吁怡和董事会接受我们的要约,共同促进怡和策略的长远发展。”

  可惜讲套话没有用,怡策的小股东只认眼前利益,谁的报价最高,他们手上的股票最终才会选择谁。

  下一周,战火必然继续扩大。

  怡和大厦,18楼。

  凯瑟克家族聘请的七位白武士共聚一堂,热火冲天商议着下一周的拉盘行动,言语中充满旺盛斗志与对胜利的贪婪与渴望。

  卡尔.依坎是最大出资人,也是白武士团队的首领,坐于主席位上,冷静耐心的倾听每一位合伙人的发言。

  他在美国纽约皇后区出生长大,他拥有犹太人与生俱来的商业天赋,同时具备本土纽约客追逐财富的本能与欲望,1961年他年满二十五岁的时候,在从事金融业的舅舅的引导下进入华尔街,当他踏入纽交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