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7、火热舆论_本港风情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梦工厂正式发布收购要约,世界媒体的目光纷纷转移,全部投向远东这座城市。

  “史上最佳收购时机!”

  《南华早报》刊登了这样一个头条。

  这间英文报纸已经被纳入新闻集团的版图,自然是替梦工厂公关,社论分析了梦工厂收购怡和策略的所谓‘背后深意’,

  “放在任何时间,梦工厂都不具备收购怡和诸多公司的可能性,即使未来梦工厂规模继续扩大,因为怡和董事会已经决定远离香江,据怡和内部人士透露,他们很快就要从港交所摘牌,一旦他们完成撤资,谁也无法在资本市场奈何他们。

  股灾爆发后,随着怡和股价的不断下挫,弱点被无限放大,给了外公司入主的可乘之机,梦工厂显然不愿意错失这个机会,此次他们大军压境,对于凯瑟克家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对怡和诸多港资上市公司的全体小股东却存在惊人利好,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不会因为股灾而减少,未来也不会因为凯瑟克家族的撤离而受损丝毫。”

  翻来覆去就是一个意思,梦工厂的收购行为不是一次短期投机,而是为了保持港资最悠久企业在香江的持续发展与繁荣,同时维护小股东的利益。

  宣传阵地主要在香江,争取精英阶层的支持。

  熊猫台与tvb也同时启动宣传攻势,港媒已经统一口径,即使梦工厂是以狙击形式收购怡和,但不会有任何港人讲一句坏话。

  外海媒体又是怎么评价这起交易呢?

  基本都是在商言商,陈维云拉上新闻集团、迪奥公司、希尔顿基金,而不是香江的华人财团,这导致怡和收购变成跨国公司的兼并交易,不存在地区性的民淬主义成分。

  几年前包玉港收购九龙仓、李嘉成收购港灯,各种花边新闻炒上天,像是什么‘华资打了翻身仗’、‘李嘉成是民族英雄’、‘大陆提供秘密资金’,若非怡和系债务缠身,他们是主动寻找买家前来收购,早就向港府法院申请,终止交易了。

  类似怡和策略这种巨头级别的公司,如果是放在美国地区,随便一个禁令就能导致所有偷窥者偃旗息鼓,幸好它仍在香江,暂时还没有撤离,陈维云已经把各方势力都公关了一个遍,他只需要展开资本市场的较量就可以了。

  “难测的胜负走向!”

  这是《亚洲华尔街日报》的头条,陈维云已经连续三天登上这家报纸的头版,而且独占一个版面,他们分析道:

  “根据港交所提供的要约文件,梦工厂、新闻集团、希尔顿基金、迪奥公司、华邦投资联合持有怡和策略%的股权,要约达成条件是收足%的股权,他们必须争取到%的小股东卖出股票,才算取得成功。

  因为股灾的缘故,怡和策略的市值跌至157亿港币,梦工厂的要约价提价5%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