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开播_本港风情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敏怡见艺人到场,不再叙话,转道去三楼上班,她的办公室在那里。

  钟楚虹手上拿着节目台本以及魔法师的小说,前天参加《最佳损友》映礼,陈维云邀请她做嘉宾,送了她这部书,这两天她一直在看。

  不过她对儿童读物兴趣不大,她也没有阅读的习惯,衡量不出小说的质量好坏。

  “陈老板,你竟然还是一个作家?我记得你公司的电影全是你在编剧,你谱曲写歌也很专业,才华这么全面,有什么诀窍吗?”钟楚虹诧异陈维云的全能,她觉得陈维云是商人,无法与才子形象吻合起来。

  这很矛盾。

  “诀窍在于多多思考。”陈维云随口应付,“还要多白日梦。”

  “呵!”钟楚虹觉得他是谦虚,“为什么小说里边的人物全是鬼佬?你怎么不用华人名字?”她一直好奇这个问题。

  “这是生在西方的故事,中文名不合适。”陈维云打开台本,“有关小说的话题放在节目上聊,咱们对一下台词。”

  其实节目期间陈维云一直即兴挥,艺人却不同,假如不给台词,艺人有时会冷场,讲不出话。

  这时孩子们已经开始进场。

  钟楚虹指着问:“这些小嘉宾用不用背台词?”

  “他们不需要,他们想到什么讲什么,我们见招拆招。”这档节目受欢迎的原因正是曝光孩子们的真实心声,明星并不是重点,陈维云邀请明星是为了吸引成年观众。

  “那我也不背。”钟楚虹很有主见,“我参加你的节目不是为了作秀,我中意实话实说。”

  实话实说?陈维云忽然想到了崔哥,“随你喽。”

  随着节目临近,孩子们越聚越多。

  这间演播厅可以容纳三百名观众,舞台被临时改建,孩子们距离陈维云非常近,几乎围着他,每一期节目,前排的孩子都能在电视上露脸。

  因为这档综艺的收视率高,收视人数也打破纪录,观众群又都是同龄人,吸引大批儿童产品广告商投入资金,并邀请表现活跃的小嘉宾出任广告演员。

  曾经参加过《我和僵尸有个约会》试镜会的冯德轮与杨彩妮都是广告宠儿。

  李狣基的小儿子李家成也是节目常客,与陈维云互动频繁,广告邀约非常多,可是他老豆不缺钱,把邀约统统推掉,他上节目仅仅是出于兴趣。

  经过几个月的市场培养,《梦工厂追踪》已经成为香江孩子们必看的节目,周日上午八点,他们都准时呆在电视机前,等着新一期节目的开播。

  黄大仙区东头邨。

  这座落成只有三年的公屋与香江贫民窟九龙城寨只有一街之隔。

  1号康东楼,黎紫全家挤在七层不足2o平米的小房子里,卫生间开了一条缝,异味传到客厅,她家人早就适应这里的环境,但她嗅觉特别灵敏,冲进卫生间,呼啦啦冲了几盆水,把房门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