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三九章 有粮大家尽管卖_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赵兴为了鼓励各地农户种粮,在丰收之年竟然做出了提高一成价格收购粮食的惊人决定,顿时引起了各地一阵混乱。

  所谓的混乱,不是指赵兴控制范围内的一些小规模囤积居奇,而是指赵兴势力范围之外的各方反应。

  与其他势力不同的是,赵兴从一开始占据上党之后,便在积极尝试着将土地收归集体所有,不再给有功之人封赏土地,严禁将土地用来交易和买卖,只将土地的使用权租赁给那些真正需要土地的农户,而且还要按照本地的人口数量规定每人可以承包的上限。

  赵兴的这个做法,是借鉴了后世农村的承包责任制做法,主要是为了避免官僚阶层和世家大族经过若干年之后的发展,再次成为大地主阶级,凭借占据的土地奴役贫苦百姓。

  当然了,为了封赏有功之人,赵兴还是分出去了一些东西,但却跟土地没有关系。比如说,与赵兴结拜的几位兄弟,如今家中也都算是富裕的大户人家,但他们拥有的土地数量也是按照人头数分配所得。而赵兴分给他们的却是各种作坊的入股权,虽然不一定是大股东,但却实实在在地每年都有收益,甚至这些收益比土地收益更直接和可观,所以也就直接避免了有功将士们对土地的“饥渴症”。

  赵兴这一手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的做法,自然而然地延伸出了农户所收粮食由各地官府统一收购的做法。官府将收购而来的粮食或是加工成实粮贩卖给脱离农业生产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或是卖给需要使用粮食的酒场、饲养场,或是储存到战备粮库之中,以作为灾荒之年的储备。

  这一套模式运行至今,已经体现出了非比寻常的优越性。农户们不再担心土地的归属权问题,而且多产粮食就会多收入,所以种粮的积极性本来就高,如今又出台了粮价保护措施,世代依靠种田为生的穷苦百姓便看到了种田致富的希望和道路。这对于稳定人心,推动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与之相反的是,赵兴势力以外的各州郡如今实行的是以士族地主占主导地位土地所有制形式。在这种土地制度下,代表国家的皇室是最大的地主,然后是朝中的大官僚和各地士族阶层,接下来是少部分拥有自耕土地的农户,最下面则是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甚至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

  在赵兴控制的范围内,很早便定下了严禁任何形式的奴隶买卖这条规矩,所谓的奴隶全部属于官府所有,也就是战败的外族青壮劳力,全部被圈禁在矿山之中进行劳作。

  在赵兴控制的范围内,目前已经消灭了流民,昔日黄巾祸乱时造成的流民潮已经完全被消化和吸收。一旦某处地方发生灾荒,土地所产粮食无法养活百姓时,官仓之中储备的粮食便会被拿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