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章 问答_从北宋开始成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章问答

  刘沆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完了手上请柬的文字,随后将这份在外人眼中炽手可热的邀请函搁置在茶台上,端起兔毫建盏小抿一口,问道:

  “这次一共接触了多少家道长或者方丈?”

  “回禀相公。”

  下首的军士风尘仆仆,似乎刚远道而来连衣着服饰都来不及更换,抱拳答道:“共开封周边四府之地,五十七家道观,三十六家寺庙的住持都一一派人联络过了。”

  “结果怎么样?”

  听到这话,军士脸上浮现一抹嘲讽的笑容,认真而有力的回答道:“全是虚假,无一为真。”

  尽管早就知晓结果,但听到自己的心腹如此斩钉截铁的语气,刘沆心中仍然免不了升起一股怅然若失的情绪。

  “……各家传承典籍之中,就没有任何真仙真佛降世的记载不成?”

  他还是不死心,继续追问道。

  “倒是有几家的确有记载文书流传下来。”军士回忆道:“不过大多语焉不详,即使按照典籍上的方法按部就班重做一遍,也仍然听不到什么仙佛的回应。”

  “难道……”刘沆宛若被人抽走了脊梁骨一般往后瘫倒,喃喃道:“真如上仙所说那般,我等生活之界乃是被众仙佛抛弃之世外绝地不成!”

  “不然,为何漫天神佛,从未回应过我等祈祷?!”

  “……”

  军士嘴皮嘟囔了一下,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又强行压抑住了。

  刘沆却是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正色道:“想说什么就说,你我主仆,不必拘礼。”

  “是,大人!”军士抱拳严肃道:“所有的寺庙道观之中,唯有一家名唤太承庙的道观有点神异之处。”

  “哦?!”刘沆来了精神:“详细说来。”

  “此庙坐落在济南府临邑县周边山林之中,远离人烟,仅受当地一些村民供奉而已。不过后来经过了解,似乎临邑当地人也经常来往城中与此庙来回,便引起了探子的兴趣。”

  “经查,庙中人数不多,共庙祝一人,年龄五十岁出头,不过精神矍铄,身强体健,时常有人见到其双腿如飞快步健走,不似老人那般病痛缠身。”

  “余者大多是他收养的孤寡孩童,十七八个,负责做些庙中的杂活事计,如老庙祝这般身带异象者有五个,都是些十三岁以上的孩子。”

  刘沆仔细琢磨后点点头:“竟然如此,为何不特此标注出来,反而回报来说并无准确所获?”

  军士苦笑了一下,道:“探子花了大力气接触到当地一个经常在太承庙捐赠的信众后,搭上了这条线。”

  “随后他在没有暴露的情况下,询问了庙祝他能否沟通神灵一事,庙祝竟然当即点头应承了下来,并且还说可以让他也得到神仙赐福,只需要花费一笔薄财即可。”

  “后来呢?”

  “后来……那庙祝给他熏了药物,恍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