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够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9章一架F117,不够……

  道理,另外两位财长当然也懂。

  但问题是,这个拳,要怎么出。

  “挽回局势,说得简单。”

  多米尼克·卡恩作为法国人,对于在巴尔干半岛搞事立威本身并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对于由美国做主,且把事态搞到完全失去控制的意见很大:

  “资本所图无非是低风险和高收益,只要盟军行动还在继续,那整个欧洲的风险就不可能低到哪去,再加上未来可能持续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难民问题,以及战后重建责任,现在大乱之后的巴尔干半岛就相当于一个肿瘤,一个美国人布置的肿瘤,会不断侵蚀欧洲的经济前景……”

  自从两德合并以来的十年,欧洲确实从东欧榨取了不少廉价劳动力乃至人肉耗材,但那都是有计划有限度的引入外来人口。

  “你们不会觉得,华夏会支持我们发动盟军行动吧……”

  “现在,最直接的办法,还是能找一个足够支撑起全世界对欧元信心的事件。”

  “虽然他们的官方机构还没表态,但是有几家跟我们深度合作的企业都暗示过,说考虑到目前的立场倾向,他们不太敢给欧元站台。”

  没得选。

  朔伊布勒觉得另外两名同事的态度好像有点消极,但理智上也知道他们说的没错。

  “你就有那么大的把握能让美国人同意?”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几个国家在此事上的舆论风向出现巨大转变,那么也不是没有罢兵休战的可能……”

  思索半晌之后,他才再次开口道:

  没有国防独立和经济独立毫无意义可言。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

  “而且就算是防长,或者哪怕是总理或者总统,也没办法做这种主,那帮子将军怕是早就被美国人给收买了,再说军事又不是儿戏,哪有最后通牒都发出去了,打到一半我们自己先内讧的道理……”

  一番坦诚地意见交换之后,三位财长都显得有些疲惫。

  “如果我们把思路放开阔一点,不仅仅考虑经济手段呢?”

  “必须得有一些标志性的事件才行。”

  “……”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军事和经济,怎么可能真的完全泾渭分明?

  经济学的手段拢共就那么点,排除用过了的、没用的和不能用的,也就剩下这一个了。

  朔伊布朗耸耸肩,显然不觉得可行。

  “比如……找个国家支持我们……”

  卡恩终究还是舍不得让自己倾注半生的欧元在诞生一百天后就走向没落:

  “不管怎么说,至少能先让欧元的情况稳定下来,否则真要动用黄金储备的话,基本就意味着欧元要彻底完蛋了……”

  维斯科用看智障一样的眼神看向德国盟友:

  “让俄国人下场,威胁跟我们打核战争?”

  “……”

  维斯科的语气有些古怪,不过作为一个意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