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6章 惊人的飞行包线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46章惊人的飞行包线

  宋尚才刚刚并非托大,在获得许可之后,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一套过载不大,但却可以把飞机所有操纵要素都占满的飞行动作。

  仅仅过去了大概十几分钟,便基本摸清了这架飞机的操作特征。

  虽然达不到飞控那样完美的程度,但按照起飞前的方案进行正常试飞科目肯定是没问题。

  “报告指挥中心,可以开始飞行测试。”

  无线电中沉着冷静的声音,以及雷达上已经恢复正常的飞行轨迹,都让这里的众人松了口气。

  “收到!”

  仍然只是例行的报告,因此在说话的同时,他就已经后拉操纵杆,让飞机拉起机头开始爬升。

  这一次,宋尚才明显更加轻车熟路,跟6000米时候相同的几个科目,只用了跟之前相比差不多一半的功夫便完成了。

  无线电中传来塔台的回应。

  罗时大原本跟在最后面,但看到不远处的何明,遂快步上前来到了后者旁边:

  “我说小何,这浩南同志看上去年纪肯定不到40,等这个项目做完,大概就要成咱们国家最年轻的院士了吧?”

  解除安全模式甚至需要输入一串密码,但切回去只需要按一个键就可以了。

  这样万一测试发动机在天上出了点什么事,也不至于失去全部的动力和电力,还能把飞机带回来。

  因此,就在刚才报告情况的同时,宋尚才就已经把油门杆收到了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开始一点点试探左边这台发动机的飞行边界。

  很快,机舱里面的宋尚才就从转速表的数字上感受出来,在进气状态遭到破坏的时候,左侧的指针明显比右侧更加稳定。

  “报告指挥中心,6000米高度测试已经完成,准备爬升至下一测试高度。”

  然后自然是8000米、10000米……

  “常总嘛……我估计肯定会是咱们国家最年轻的院士没跑。”

  而旁边的罗时大猛地感觉哪里不太对——

  当然,循序渐进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像是大侧滑角,还有大迎角这类比较逆天的数据,自然不可能在第一次飞行过程中就去测来。

  要知道,AL31F本来就是以高适应性和耐受力而闻名,而这涡扇10甚至在这方面的表现都还要更好……

  “但是他现在……才25岁,把整个涡扇10做完,满打满算也绝对超不过30……”

  再者说,没完成那两个高度又不是因为发动机不行,而是因为太强……

  但这次的情况……显然跟以前出入比较大。

  就像上面所说,如果要是什么都能算准,那也就用不着试飞了。

  坐在雷达显示器前面的指挥员只是简短地回答了两个字。

  “常总,这试飞日志……要怎么写?”

  “那他刚开始负责项目的时候岂不是个小孩?”

  颇有一种大学时代把篮板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