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9章 脉动生产线,歼11的结构升级问题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9章脉动生产线,歼11的结构升级问题

  在镐京航发集团和罗罗具体商定引进协议的这段时间里,常浩南也没有闲着。

  除了处理涡扇10转入正式研发后所面临的诸多零碎问题之外,他还花了不少空余时间去601所和112厂。

  一方面是舔一舔上辈子没什么机会见到的侧卫大小姐。

  另一方面也是帮着他们解决一些TORCHMultiphysics软件在应用方面的问题。

  随着各个试用用户,尤其是超大杯专业提升版的试用用户逐渐渡过一开始的学习阶段,新生软件中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也逐渐被发掘出来。

  这些信息会被集中反馈到位于京城的火炬集团总部,但常浩南作为这个世界上最熟悉TORCHMultiphysics软件的人,如果能亲自到一线查看一些实际问题,显然对于后续的软件升级工作大有裨益。

  “其实,我也尝试过用你和徐洋姐开发的那个差分进化算法,从数学角度上进行优化,但是……效果不好。”

  只不过90年代末的计算机硬件和算法水平都还比较有限,因此对这种高级生产方式进行优化的难度很高。

  实际上,姚梦娜搞出来的这套东西已经十分接近后来的“脉动生产线”概念。

  “师……常总你有更好的办法?”

  或许是因为长期驻场的缘故,对方甚至直接把之前的一头长发给剪成了齐耳的长度。

  “也不能这么说。”

  “其实,最开始用新方法总装前面两架飞机的时候,效率还没有原来的连续移动生产模式高。”

  旁边一直当听众的何明直接就被这段凡尔赛给惊呆了。

  常浩南抬起头,看了看眼前堪称庞然大物的那架半成品歼11:

  包括工具设备的布置、人员分配方面都有些不合理之处,导致装配进度看上去并不十分连贯。

  不过在公开场合,她还是比较有分寸的。

  而且巧合的是,前世的脉动生产线也是先在镐京投入应用,然后才推广到整个航空工业系统的。

  刚刚还满脸扬眉吐气的姚梦娜顿时没了精神,双手叉腰,一副气鼓鼓的样子:

  “怎么说呢……从零开始总装飞机跟之前的升级大修还是不一样,涉及工种的复杂程度也远远比我预计的更高。”

  看上去确实干练了不少,但也让常浩南一时间差点没认出来。

  只不过互相之间的配合还有点生疏。

  何明带着常浩南走到进度最快的一架飞机旁边,伸手摸了摸机头尖端的空速管。

  “还有这种事?”

  “我怎么感觉……这個总装形式反而有点像……”

  她顺势话锋一转:

  “说起TORCHMultiphysics,我们最近在给歼11做结构优化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

  尽管他对于生产管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