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8章 为支线客机彻底扫清障碍!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8章为支线客机彻底扫清障碍!

  “这……”

  对于常浩南这次的表态,就连丁高恒和怀国莫都觉得有些惊讶。

  毕竟在之前和欧洲谈判的时候,正是前者首先提出了与对方进行支线飞机适航互认的建议,最终帮助整个华夏航空制造业打开了新局面。

  怎么到了美国航空局这里,意见就变成了反对呢?

  “常工……”

  尽管在场的所有人多少都了解常浩南在这件事情中发挥的作用,但还是有人忍不住开口想要反驳。

  不过却被丁高恒抬手制止了。

  “常浩南同志,说说你的看法?”

  这个时候,就能看出来自不同系统的人对于常浩南态度上的区别了。

  丁高恒的眼神和语气中更多是带着郑重和询问。

  过去的很多次经验都已经证明,常浩南不会做无的放矢的事情,既然这么说肯定是有充足的理由。

  而旁边的王宇忠虽然也很认真,但表现出的更多还是好奇。

  毕竟他关于常浩南的认知,基本全都是来自于他人的转述以及报告材料之类的间接方式。

  “对于我们来说,JAA的适航证算是雪中送炭,而且哪怕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从无到有的第一次,意义非常重大,为此做出一些技术上,以及政策上的妥协都是值得的。但现在FAA拿出同样的条件,就只能说是锦上添花了。”

  如今的常浩南早已经不会因为这种场合而产生什么紧张情绪了,因此只是清了清嗓子,便拽过话筒开始发言:

  “对于全世界绝大多数没有条件单独进行适航审定的市场而言,欧洲和美国的适航资格效力是差不多的,都可以很方便地帮我们打入当地的市场,从这个角度上说,多拿一个和FAA之间的适航互认,也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多商业上的好处。”

  条理清晰的解释当即说服了一部分刚刚处在兴奋中的人。

  当然,还是有人对此保留着一些念想:

  “可是……如果能达成这个协议的话,不是可以帮助我们的航空产品未来在美洲打开市场么?”

  在美国影响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南北美绝大部分国家,FAA确实要比JAA有说服力一些。

  但只能说这个年代的人,对于自由市场这一套还是过于轻信了。

  “但现实情况是,无论是否拿到FAA的适航证,我们都几乎不可能打入美洲市场。”

  常浩南微微摇了摇头,同时飞速思索着要给出个什么理由。

  1997年不是2020年,如果从贸易壁垒角度解释,效果恐怕不会好。

  毕竟这年头的美国人不管怎么说,确实是在身体力行推广全球化进程。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说二十多年后美国人会筑起高墙,别说其他人,常浩南都很难说服自己。

  因此最终他还是决定从自己最熟悉的航空产业领域入手:

  “目前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