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8章 我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8章我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

  这个建议瞬间打开了会议室里众人的思路。

  在常浩南重生之前的那个年代,海军搞远海训练已经属于不值一提的家常便饭,有两到三支舰艇编队在远洋执行任务基本成为常态。

  但是搁在90年代末,这属于做梦都不敢想的场面。

  由于长期以来的“装备维持费用”真的只够维持装备的基本存在,所以别说远洋航行,舰艇部队连出海的机会都不那么多。

  这又进一步导致了人员训练水平和经验不足。

  结果就是多数训练科目只能在港口甚至岸上进行,正常的编队航行对于海军来说往往都属于需要高级军官带队的大活。

  至于比较复杂的战术演训那就更少了,很多时候需要舰队,甚至军种层面协调才能完成。

  近两年对于训练虽然有所重视,但情况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关键还是穷。

  军费虽然在涨,但基本都涨在最急需的装备采购费用上面,其它地方只能往后稍稍。

  这样的背景下,能借着出访编队返航和飞机测试的机会,在不额外花钱的情况下搞一次演习,显然是相当难得的机会。

  并且在宣传上,这种多兵种,甚至还是真正意义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对抗也足以称得上是贴近实战。

  所以按理来说海军那边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

  众人对此都没有什么意见。

  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了。

  “所以咱们是要用歼轰电7和运8J配合,去对抗那一驱一护的编队?是不是有点太欺负人了……”

  郭林看着面前的报纸有些迟疑地问道。

  这是海军方面一直以来寄予厚望的配置,所以也不怪他第一时间想到。

  那张报纸上最显眼的地方有一张黑白照片,是在暹罗梭桃邑军港拍摄的两艘舰艇合照。

  根据报道,参观者为数不少,尤其是位于当地的华人群体。

  毕竟是来自家乡的舰艇。

  然而,作为华夏海军目前最先进的型号,二者装备的海红旗7和红旗61仍然只是有效射程不超过10公里的近程点防空装备,并且每次只能攻击1个目标,基本只具备理论上的防空能力。

  要让它们面对那架象征着目前华夏最高水平的电子战飞机,还加一架空中警戒机,属实是没什么“对抗”的价值。

  “那样就没什么价值了,无论对于我们,还是对于舰艇编队来说。”

  常浩南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个方面,因此当即摇了摇头:

  “我的计划是,模拟我军舰艇编队遭到假想敌对海攻击机群空袭,电子战飞机前出对编队进行保护,并利用舰载远程警戒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通过被动雷达定位手段找到对方的指挥机,然后一举击落。”

  就现阶段可能爆发的海上冲突而言,这才是严重缺乏区域防空能力的华夏海军更有可能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