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七章召唤名相 感谢兄弟随机危机的大额打赏,加更!_三国之宋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衡需要召唤一员内政大才,这次名单没有让陆衡失望!

  ‘圣相’李沆和‘太平宰相’王旦都是第二次上名单,更有寇凖这个名声极大之人进入名单!

  其中寇凖不用多介绍,陆衡形容寇凖是战争宰相,北宋时期宋辽战争坚定的主战派,力谏甚至半逼迫赵恒御驾亲征,几乎让求和派几次攻击和陷害下寇凖才同意议和。

  是不是很相似百年后也是外族大规模入侵,这时候的皇帝赵佶就选择了南逃,甚至留下自己儿子顶缸,更过分的拦截勤王军队后,又晃点了勤王军队最终导致靖康之耻,历史给了证明不抗争的下场。

  寇凖的行为和南宋李纲很像,不过寇凖能力要比李纲强上一些,加上当世赵恒也不算烂到没药救,才促使了‘澶渊之盟’,如果当时听从陈尧叟、王若钦的谏言,说不准靖康之耻要提早百年。

  在宋辽和谈之时,曹利用去辽国议和,寇凖甚至威胁‘答应所给银绢不得超过30万。否则,你就不必再来见我,那时我要砍你的头!’

  不要以为寇凖是说笑,如果曹利用敢高过这个数字,寇凖保准会杀了他,寇凖就是这样一个刚直之人。

  甚至王钦若和丁谓都把寇凖作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之而后快!

  除了寇凖外毕士安名声不显,可也是一员贤相,寇凖就是被他大力举荐给赵恒,毕士安是主相,寇凖是副相!

  可以说毕士安是寇凖的人生导师,‘澶渊之盟’那场战役,力挺寇凖一起主战的就是毕士安,只不过手段没有寇凖如此的激进。

  后世人就把这功劳全给了寇凖,而遗忘了他的领路人毕士安。

  可以说寇凖政治生涯的前半段顺风顺水,有毕士安的保驾护航密不可分。

  可惜澶渊之盟战役后一年,毕士安年迈驾鹤西去,没有毕士安的保驾护航,寇凖政治生涯岌岌可危,先是王钦若一党的恶意攻击,后有丁谓的暗中陷害,一贬再贬客死雷州。

  如果澶渊之盟后,毕士安多活几年,有毕世安在王若钦和丁谓不敢那么明目张胆的构陷寇凖。

  至于名单上的最后一位向敏中也是宋太宗、宋真宗时代人物。

  此人名气最小,政治属性最低,但是不是没有优势,此人优势是能力平均,能统兵镇守地方,有谋略能退敌,典型的万金油。

  要说镇守地方,澶渊之盟前期宋辽之战开始,宋真宗让向敏中镇守西边,有独自决策权。

  当时党项人也想趁着宋辽大战浑水摸鱼,有腊冬祭祀混入宾客准备刺杀宋朝高官造成混乱,就是向敏中暗中不动,请君入瓮在宴席上把这些参与者全部斩杀,派人打扫后脸色如常照常祭祀,如此震慑西北边关,有向敏中存在党项人就不敢造次。

  以上五人都是能臣,陆衡能获得其一就心满意足,就看这次抽取到那位大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