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4章 谁为苍生唱悲苦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4章谁为苍生唱悲苦

  明代山东是盐业大省,共有大小盐场足足十九个。

  在这其中,大沽河盐场其实连名号都排不到。

  究其原因,一个是自然条件不佳,比不上别处。而最重要的原因,则是这里的交通条件太差。

  产了盐却不好运出去,运输成本高昂,让大沽河盐场一直没有什么长足发展。

  而这种朝廷不重视的盐场,自然也就成为了非法牟利的最佳场所。

  反正山高皇帝远,朝廷关照不到,围绕着盐场的官员、豪强肆意妄为,压榨的盐户、灶户们生不如死。

  明初的时候,朝廷对灶户控制极严,但是给予的优待也很不错。

  不但给灶户们提供了草场用来樵采,能耕种的地也允许耕种,而且还免除灶户的杂役,又会给工本米粮和自用的盐引一石。

  到了后来,这种方式的弊端凸显,朝廷做了改革。

  不再从灶户手里征收实物盐,而是改成了折色、折银的方式向灶户收取盐课。

  这个办法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当然好处极多,也降低了朝廷的成本。

  可是明朝腐败的吏治,又让官员上下其手,侵吞了无数好处。而灶户们,则成为了最为悲惨的人。

  转运司不征收实物盐,改成银钱。可灶户的手里没有现银,就只能先把制出的盐卖掉才能换来银钱。

  而往往这个时候,收购的盐商、盐帮就会和官员勾结,大肆压价,盘剥灶户。

  官府催逼盐课甚急,不按时缴纳灶户就要受罚。无奈之下,辛辛苦苦制出的盐只能忍受盐商、盐帮的压榨,低价卖了。

  待把盐课一缴,灶户们的手中根本没有什么多余的收入,愈发穷苦。

  “以往转运司的官老爷们在时,虽然日子苦,可好歹还能支撑一番。上次白莲妖人闹事,官老爷们吓破了胆,全都跑了,这里就被盐帮霸占。这帮畜生凶的很,说盐场从今以后就是他们的了。他们还拿出了转运司的公文,占了理,俺们灶户也没得办法。如今制出的盐,全都被盐帮的人收走,还不给俺们工钱。”

  陈杰这样的百姓,只是在痛诉生活艰苦。可傅豫孙一听,立刻就门清。

  显然转运司的官员被白莲教造反吓怕了,生怕死在这穷乡僻壤之地,一逃了之。

  可朝廷的盐课必须完成。

  那该怎么办呢?

  这帮官员们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将盐场交给盐商、盐帮等豪强打理,每年只需给足盐课,让他们好交差就行。

  于是盐场就落在了豪强手中。

  这帮豪强为了利益最大化,可不会管灶户们的死活。直接抢夺做无本买卖,才能赚的更多。

  至于逼死了灶户……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少吗?

  得知其中的猫腻,傅豫孙怒火中烧,显然没有想到,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竟然有这等恶事。

  如今自己主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