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5章 逃兵和英雄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5章逃兵和英雄

  关于明末的历史,有几个概念,小白是搞不清楚的。

  比如蓟州、蓟州镇和蓟镇。

  很多人看了,都以为,这不是一回事嘛。

  可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首先,蓟州是一座城,位于京师东面。

  蓟州是从喜峰口、大安口、洪山口等关隘入关后,前往京师必经之路上的最后一关。

  因此,蓟州非常重要。

  而蓟州镇,则是一个村镇。

  甚至蓟州镇也不在蓟州辖区内,而是归属永平府。

  最后的蓟镇,并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一个防区。

  形象比喻就是,南京市和南京军区的区别。

  整个蓟镇,包括蓟州、遵化、蓟州镇所在的迁西县,甚至包括整个永平府。当然了,自然也包括喜峰口、大安口和洪山口等长城关隘。

  至于人们所知道的蓟辽总督,管辖范围就是蓟州和永平府一带,但不包括山海关外。

  值得注意的是,后世的人一直拿袁崇焕回援时,不走遵化、蓟州,而是走永平、丰润、玉田,来批评袁崇焕畏敌避战。

  实际上呢,大多数人都是被地图骗了。

  其实当时从山海关到蓟州,袁崇焕的线路才是最直接、最快速的。

  有人可能不解了。

  你不是说蓟州在京师的东面嘛,那袁崇焕也从东面的山海关回来,不正是该走遵化、蓟州吗?

  真实的情况是,遵化、蓟州是从喜峰口一带去京师的必经之路,但不是山海关到京师的必经之路。

  而真正的地理上,京师和山海关一样,维度都是北纬。

  明白了吗?

  意思就是说我们平常地图上看的,山海关在京师的东北,其实是错误的。

  真实的山海关,其实是在京师的正东。

  这也是为何即使数百年后,地图都是重要的保密资料的原因。

  尤其是军事地图,更不是普通的地图所能够比的。

  茅元仪此时就是这样的感受。

  后营的行军路线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许多地方的方向和他的认知极为不同,但是走着走着,军队居然就神奇地绕了过去。

  而后营使用的地图,他一开始完全看不懂。后来还是左梦庚教了他一些,他才稍微摸到些许的门道。

  一支军队厉不厉害,许多时候都不用看战场表现。

  这样的地图一拿出来,茅元仪自然就对比出来了。

  他也在不少明军里待过了,甚至兵部的作战地图都看过。可是绝没有任何一支军队的地图,会精密、准确到这种程度。

  除了地图外,后营军官们的表现,也是让他备受震撼。

  这里的军官完全没有军官的样子,似乎不懂得什么叫作威作福。

  翻越山地的时候,包括左梦庚在内,都要亲自上手,帮助推火炮、抗弹药。

  那个瘦瘦的军务司司长,他结识了后才知道,居然是黄尊素的儿子。

  看到数千官兵齐心一致地互相帮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