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一下剧情_我和自己的“前世”成亲了(女穿男1v1sc)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顾临今天一直悄悄注意着陈云。

  上早课时昏昏欲睡,下午也经常心不在焉,老师对此频频皱眉。

  前些日子他生病了,第二次回家休息时候还定了亲事,如果不是书院老师要求,估计是不想回来的。

  或许是因为这个吗?

  对这个地主家的小儿子,顾临内心是复杂的。陈氏夫妇是吴乡出了名的大善人,别的不说,每年都出一笔钱来资助书院里因家境贫困不能进学的人,他就是受到恩惠的人之一。

  陈云对此却好像不知道一样,他并不关心这笔钱圆了哪些人继续求学的梦,有人到面前表示感激,他往往是摆摆手表示不必,并未高高在上。

  所以即便陈云性情古怪,在学子之间的口碑却是十分不错的。

  这便是有钱人家的公子了。

  顾临想到自己,父母双亡,十叁岁时候就寄养在一个远亲叔伯家。叔伯家是农户,守着几亩薄田,日日忙于耕作。对这个半道上的侄子,其实并看不上。

  十叁岁,已经算个小大人了,并不如小儿一般容易养熟。而且是个肩不能扛的的文弱书生,家里的活计帮不上,还要多一个人吃饭。日子久了,愈发地疏离。

  外人都说这叔叔是个厚道人,还让顾临去书院念书,自己亲儿子还在家里干农活儿呢。

  其实那是顾临自己用父母仅留的微薄遗财去念的书。叔伯家眼红很久了,发现他并不轻易被哄骗着拿出贴补自己,时常冷言冷语。

  出手抢夺倒是没有,他们还要在村里抬头做人。

  叔伯并不认为读书有什么用,吴乡这小地方,读出名堂的又有几个?不如老老实实种地来的实在。顾临要住学堂,并没有什么异议,他呆在家里不干活,反而要多准备一个人的饭。

  山长打听到顾临的处境,因为这孩子读书实在用功优秀,表示有善款可以资助他,免去束脩。

  后来又安排他兼职藏书馆夜管。节省了住宿的费用,每月还有叁十文钱的收入。

  顾临很珍惜这番机缘,读书更加用功。

  这样的自己,生病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更不用说像陈云这般,还在课堂上走神。

  顾临对陈云并无恶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他的某些行为方便了自己。

  例如晚上,虽然山长说灯油钱算在书院上,但是按规矩,戌末亥初之时藏书馆关闭,自己是不愿再继续用着公用的灯油,不然会觉得自己贪得无厌。

  而闭馆前,有学子前来借阅或归还书籍,他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一一登记。往往留给自己看书的时间并不多。

  每月虽有叁十文工钱,大多都用来买纸笔。节节省省只够买最便宜的低劣的灯油,这需省着用。

  在冬季,大部分学子讨厌的季节,顾临却很高兴。因为天冷,夜间来书馆的人少,他可以多看一会书。

  陈云入学后不久就爱往藏书馆跑。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