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5章 年关之前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肉烂了,也得要烂在一个锅里,这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犹豫再三,朱允熥终于是缓缓出声:“前唐宗亲五代而至,三叔以为如何?宗亲子弟,当习文弄武,报效国家。”

  李唐时,为了管控李氏宗亲,皇家制度之中就有皇帝之子为亲王,五代之后除了一个皇家血脉的身份,便不再享有任何特权。

  朱棡不假思索道:“你认为是最稳妥的法子,便可用之,无需过问任何人。”

  朱允熥继续保持沉默。

  半响之后,朱棡笑着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

  “进城督促军务去了,今年你还是得要留在太原过年,回头咱们两一同喝酒。”

  说罢,朱棡便真的丢下朱允熥,自己往身后孟县城内走去。

  等到许久之后。

  朱允熥紧了紧拳头。

  能让朱棡选择在今日,直接将那番话说出口,他知道这便是做不得假。

  这是三王叔的真心话。

  或许,也与朱棣私下商议过,两人的心思借着朱棡的嘴说出来。

  革新是方方面面的,只是从一开始,朱允熥就有意的避开了宗室这一头。除了摊丁入亩,要宗室作为表率,带头清丈田亩之外,便再也没有别的革新之举。

  只是如今看来,自己的这帮王叔都是明白人。

  如此,也能少了自己要去做更多的斡旋。

  朱允熥的脸上不由的露出一抹笑容。

  大明朝上下一心,值此时节,便是奠定大明万世的开端。

  ……

  应天城。

  近来的国都,显得愈发热闹起来。

  随着年关将至,帝国除了边疆偶尔会传来战事,便似乎真的是天下太平了。

  新年是中原人最看重的一个节日了。

  也正是因此,每一日送往应天城的物资都可以海量来形容。

  这是当今世界上,吞吐量和容纳量最大的一座城池了。

  应天府上下,也终于随着上元门码头和仓储集散地的修建成功,而松了一口气,以更从容的心态,去应对洪武新政第一个年关那海量的货运。

  邹学玉一日既往的,当府衙的公务处理完毕之后,便会带着人走上街头,亲眼看看自己治下的应天城最近又有什么问题暴露了出来。

  所幸。

  这一年里因为邹学玉担任应天知府,京师各处都有了不小的改变。

  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走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看着没几步就会出现的垃圾桶,以及不时就会从街上巡逻而过的官府差役。再看看街上百姓露出的笑容,周围一切祥和安宁。

  邹学玉的脸上就生出了一种由内而外的欣慰。

  甚至于,在各处街口安排的兵马司里,最魁梧的官兵身边,时不时就会有城中未出阁的小娘子远远的围观,指指点点,倒是叫这些军中儿郎脸上涨红羞涩。

  但或许连邹学玉都没有发现。

  他似乎是有着走在吃瓜最前线的体制。

  最让邹学玉不喜的马蹄声,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