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4章 封王不如带孙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文武官员们,纷纷躬身领命。

  至于开国公常升和曹国公李景隆,经由朝廷合议呈奏给皇帝的王号,倒确实不必繁琐。

  开国公常升的父亲常遇春,在军中被称之为常十万,生前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

  洪武二年,常遇春爆卒军中,年仅四十。

  朝廷追赠其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开平忠武王,便是常遇春的王爵尊号。

  大明的一字亲王,再如何也不可能封于异姓。那二字郡王爵,也就是如常升、李景隆等人最高的荣耀了。

  常升的父亲常遇春嘶吼追封开平王,他如今若是因功晋封,以开平郡王袭之,自然是无可指摘的。

  而曹国公李景隆也是同样的情况。

  国初洪武年间,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便因功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二年,任官大都督府大都督、兼管国子监。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朝廷追封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于功臣庙,位次第三,赐葬钟山。

  李景隆如今的曹国公之爵,便是袭自李文忠身前的国公爵位。他与常升有着相差不多的情况,若论功晋封郡王爵,自是以岐阳郡王最合适。

  到这里,今天因东征大军捷报而产生的诸事,也算是议的差不多了。

  朱允熥也有了从文渊阁离去的意思。

  倒是一旁的朱高炽轻咳了一声,眼神淡淡的看向朱允熥。

  朱允熥这时才想起来,定住刚刚已经要抬起的脚,轻声道:“倒是还有件事情,也要内阁尽快的阁议出来,写好了章程呈奏御前。”

  任亨泰今天处处吃瘪,这时候显得有些倦怠,双手拱在一起,低声道:“殿下请说。”

  朱允熥笑笑:“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孤觉得,瀛洲虽不过弹丸之地,可孤悬海外,朝廷设道便不能太过大了。内阁尽快合议出来,瀛洲一地该设为几道,到时候随着东征、南征将士考功一事,一并送来。”

  便是将整个瀛洲的土地加起来,在大明如今的一十五道里面,也算不得是最大的。

  但灭倭种,却不是朱允熥的最后一步。

  彻底分化瀛洲那座东海之外的大岛,让其从根子上消亡,才是朱允熥的最终目的。

  瀛洲再大,能大得过陕西道?能大得过湖广道?

  很显然,皇太孙的意图,任亨泰这位内阁首辅是心知肚明的。

  他没有多少的反对,只是轻声回道:“微臣领命,今日便将这两桩事情整理出来。”

  朱允熥点点头:“内阁有你在,不光光是孤,陛下和太子都很放心。”

  说罢,朱允熥便不再理会这满场的文武,自行离去。

  “臣等恭送皇太孙殿下。”

  百官纷纷拱手躬身,口呼恭送。

  等到良久之后,任亨泰是最先直起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