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8 海外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所有盐场进行巡视和查帐后,池非发现每个盐场的产量都有明显下降。

  尤其是使用盐田法那三个盐场,原本半个月就可以出一次盐,现在几乎要一个月才能出一次。

  主要原因是因为进入冬季后,白天日照时间变短导致,这属于没有办法的正常现象。

  不过这一减产,还是对未来的全军收入造成一定影响。

  毕竟现在西北当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在于卖盐和海贸,而核心产品就是这白盐。

  这白盐的产量一减,自然会对未来的收入有影响。

  再加上为了安置那十几万流民需要消耗大量银子和粮食,可以预想未来两年内西北军的军粮供应会变得比较紧张。

  主要还是粮食种类太过单一了,如果有其他粮食补充就好了。

  作为现代人的池非自然知道,古代社会最好的救命粮食莫过于红薯和玉米。

  不仅产量大,而且耐寒耐旱,适应性极强,就算是在西北这种干旱贫瘠的地区也能大量种植。

  在荒年里绝对是最好的救命粮,平时也能作为辅粮使用。

  但问题是,这两种作物他根本就找不到啊。

  他问过很多人,就连博学多才的章文轩老先生也问过了,却没有一个人听说或见过类似的作物。

  除了到处问人以外,池非还给远在江南跟那些大盐商做生意的赵耀光和安阳等人分配了另一个额外的任务,那就是向当地的农人和洋人打听有没有类似于红薯和玉米的作物,如果找到的话就尽快送过来。

  可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在他那个时空里,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而红薯原产于南美洲一带。

  而这个世界跟他那个世界极为相似,假如这里也存在红薯和玉米的话,多半也会原产于海外。

  换句话说,这两种作物如果没有洋人带过来的话根本无从下手。

  看来,想找到的关键还在于洋人身上。

  想到这里,池非心中逐渐产生了一个计划。

  ……………………

  “阿真你来了。”看到几个月没见的妹夫,宁雅柏十分高兴。

  他昨天才结束东北各府城的防务巡查工作回到九江,今天就见到了久违的妹夫。

  “已经回来快十天了。大哥巡查辛苦了。”这么久没见,池非看到大舅兄不仅黑了而且还瘦了,不过精神还算不错。

  “也不算辛苦,习惯了。以前在西北巡查的时候那才叫辛苦呢,经常好几天甚至十几天见不到一户人家,几乎每天都要在野外过夜。

  在野外过夜倒没什么,主要吃的全是干粮,那才是最恶心的。现在东北这边已经好了很多,每隔一两天路程就有一个驿站可以休息和作饭。

  等过年的时候咱兄弟几个约在一起好好聚聚,到时把阿芷也叫过来。好久没见那丫头了,怪想她的。”

  宁雅柏一向寡言少语,内敛稳重

  请收藏:https://m.bqgc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